<rt id="193rr"></rt>

      <video id="193rr"><menuitem id="193rr"><option id="193rr"></option></menuitem></video>
      <cite id="193rr"><noscript id="193rr"></noscript></cite>

      1. <tt id="193rr"><span id="193rr"></span></tt>
        <rp id="193rr"><menuitem id="193rr"><strike id="193rr"></strike></menuitem></rp>

        <cite id="193rr"><noscript id="193rr"></noscript></cite>

        <strong id="193rr"></strong>
        <rt id="193rr"></rt>

            <rt id="193rr"><optgroup id="193rr"></optgroup></rt>

              <b id="193rr"></b>
            1. <b id="193rr"><form id="193rr"></form></b>

              <cite id="193rr"><noscript id="193rr"></noscript></cite>

              1.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游玩攻略 > 游在韶山 > 韶山故事
                韶山故事
                毛澤東堅持為曹操翻案的真實用意
                 
                 \  
                    總觀毛澤東評曹操的言論可見,時間大多集中在50年代,而他50年代評曹操的言論,又絕大部分集中在50年代后期,特別是1958年和1959年。搞清楚1958、1959兩年前后中國內部發生了哪些重大政治事件,搞清楚當時中國與外國的主要政治關系,而毛澤東又是怎樣思考、對待、處理這些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關系的,是探尋毛澤東評曹操所含深意的關鍵。
                  如1958年11月,毛澤東在第一次鄭州會議上,在談到殷紂王、秦始皇的同時,談到了曹操。毛澤東說:“殷紂王(通常稱之為“暴君”)精通文學和軍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壞人,這是不正確的。”
                  毛澤東為什么要這樣說呢?當時的形勢是反右斗爭已經基本結束,毛澤東認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搞建設了。
                  但是,一方面,反右派斗爭的震動實在太大了,不可能在短期內立即平靜下來;另一方面,“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共產黨想要平靜下來搞建設,國內外敵對勢力卻要大做文章。在國外,帝國主義借我黨反右之事,惡毒攻擊我國的經濟政治制度和知識分子政策。蘇聯對我國反右斗爭也冷眼旁觀、冷嘲熱諷。在臺灣的蔣介石集團則攻擊毛澤東為殷紂王、秦始皇、曹操,共產黨的政策是獨裁、專制,反右是鎮壓知識分子。他們攻擊共產黨的“核心”問題,是說共產黨“專制”、“獨裁”、不講民主自由。對此,毛澤東十分注意。他認為,我們同這些人之間的斗爭是階級斗爭。這種斗爭是要長期進行下去的。我們對這些人,不能講什么客氣,就是要搞專政,就是要講“獨裁”。
                  毛澤東除了正面闡述這一道理外,十分重要的,是運用借古喻今的方法,講共產黨必須要用專政、集權的方法,同社會主義的敵人和國內外惡意反對共產黨的勢力進行堅決的斗爭。
                  毛澤東借古喻今的重要內容,就是評曹操。長期以來,曹操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被看作同殷紂王、秦始皇一樣,是個殺人如麻、權傾一時的暴君、奸雄。毛澤東也把曹操與殷紂王、秦始皇一塊加以評價。他反人們的傳統認識而議之,并且主張翻這樁歷史舊案。在他多次評曹操的言論中所包含的核心觀點之一,是認為曹操利用集中在手中的權力,改革惡政、推行法治、提倡節儉、穩定恢復發展了社會。曹操是天下大亂時期出現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是“代表正義一方的”。
                  對毛澤東評曹操的這一用意,當時的歷史學家翦伯贊猜得并不透,他在1959年2月發表的《應該替曹操恢復名譽》一文中,僅僅局限于對曹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品格的評價。毛澤東看了翦伯贊的文章后進一步發揮自己評曹操的觀點時,包含了他評曹操的真實用意。他指出:曹操的功績在于結束漢末豪強混戰的局面,為統一鋪平了道路。
                  毛澤東從評曹操這一特定歷史人物的角度告訴人們:無產階級就是要講專政。依靠這個專政,才能保證國家的統一,才能穩定和發展社會。對于那些“共產黨沒有自由”的叫囂,毛澤東直言反駁道:資產階級自由與無產階級自由勢不兩立,只能由一個滅掉另一個。
                  有意思的是,當時倒是與毛澤東距離較遠的人士多少看出了毛澤東評曹操的真實用意。1959年4月,有位學者在報上發表文章提出:不能因《三國演義》有“擁劉反曹”的歷史觀,就否定它的民主思想。作者無疑是有意與毛澤東唱反調。這篇文章發表后,毛澤東對文章中的這一觀點,十分注意。
                  由上可見,毛澤東評曹操的重要用意之一,是在正面強調必須堅決運用無產階級專政手段的同時,借古喻今,反對對立面對共產黨所謂“專制”、“獨裁”的攻擊。

                文章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q8国际